返回首页 查看详细调研报告

一个项目的两面性

Bucket Protocol:Sui生态的高TVL明星与高争议项目

总锁定价值 (TVL) $1.13亿+ 数据来源: DeFi Llama
年化协议收入 ~$460万 数据来源: Token Terminal
综合投资评级 强烈不建议 基于团队与治理风险

核心矛盾:产品 vs. 团队

本应用旨在揭示Bucket Protocol的核心矛盾:一方面,其产品通过零利率借贷吸引了大量资本,链上数据表现优异;另一方面,其匿名团队面临严重的诚信指控,治理代币$BUT的发行充满争议,给投资带来了致命风险。请通过下方导航深入探索。

看涨理由 (产品层面)

  • 强大的产品市场契合度: TVL过亿,收入可观,证明其零利率借贷模式极具吸引力。
  • 坚实的技术基础: 构建于高性能Sui网络,并提供开发者SDK,具备成为生态基础设施的潜力。
  • 稳健的经济模型: 拥有稳定池、PSM和实时清算等多种机制保障协议运行。

看跌理由 (治理层面)

  • 严重的诚信污点: $BUT代币发行存在“拉盘砸盘”指控,且团队未作有力回应。
  • 团队匿名与不透明: 核心成员身份不明,缺乏问责机制,风险极高。
  • 薄弱的社区基础: 社区规模与TVL严重不符,缺乏项目拥护者。

协议如何运作?

Bucket Protocol是一个抵押债务头寸(CDP)协议,允许用户以零利率借贷。以下是其核心工作流程和关键组件的交互式解析。

1. 存入抵押品

用户将$SUI, $BTC, $ETH等资产存入其个人金库“Bottle”中。

这是获得流动性的第一步,您的资产被锁定为债务担保。

2. 铸造稳定币

基于抵押品价值,用户可以借出(铸造)稳定币$BUCK。

必须维持最低110%的抵押率,否则面临清算风险。

3. 使用流动性

用户可以自由使用$BUCK进行交易、支付或参与其他DeFi协议。

这是协议的核心价值:在不出售资产的情况下释放其价值。

关键稳定性组件

稳定池 (The Tank)

用户存入$BUCK,作为协议的第一道清算防线,吸收坏账并赚取清算折扣。

价格稳定模块 (PSM)

允许$BUCK与USDC等其他稳定币1:1兑换,为$BUCK价格提供强力锚定。

清算机制

当抵押率低于110%时,自动清算头寸,以保障系统整体的偿付能力。

双代币模型剖析

协议由稳定币$BUCK和治理代币$BUT驱动。两者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市场故事。

$BUCK (稳定币)

协议的原生稳定币,设计目标是锚定1美元,但历史数据显示其存在显著的脱锚风险。

图表展示了$BUCK历史价格波动,突显其并非无风险的“稳定”资产。

$BUT (治理代币)

理论上的治理代币,但其发行充满争议,市场表现极差,流动性枯竭。

图表展示了$BUT上线后的价格暴跌,反映了“拉盘砸盘”指控的影响。

风险与机遇

在评估任何投资时,理解其风险与潜在回报至关重要。使用下方按钮切换视图。

团队与治理风险 (极高)

核心风险。匿名团队面临“拉盘砸盘”的严重指控且未作回应,摧毁了投资者信任。这是投资$BUT的最大障碍。

$BUCK 脱锚风险 (高)

历史数据显示$BUCK曾大幅偏离1美元。在极端市场条件下,其稳定性机制可能失效,导致用户资产损失。

清算风险 (中)

所有CDP协议的固有风险。如果抵押品价值下跌过快,用户的头寸可能被清算,造成本金损失。

智能合约与预言机风险 (中)

尽管经过审计,但仍可能存在未知漏洞。对预言机价格的依赖也引入了单点故障风险。

协议坏账风险 (低)

在极端情况下,清算无法覆盖债务,可能导致协议产生坏账,稳定池存款人将首当其冲受损。

流动性风险 (低 - $BUCK)

$BUCK在Sui生态中有一定流动性,但$BUT流动性极差,大额交易会造成巨大滑点。

最终裁决与市场地位

综合所有因素,我们如何定位Bucket Protocol?它在竞争激烈的Sui生态中处于什么位置?

Sui借贷协议TVL对比

尽管Bucket Protocol的TVL可观,但在Sui生态中仍落后于NAVI和Suilend等主要竞争对手。

最终投资建议

强烈不建议

决定性因素: 在DeFi领域,安全 = 代码安全 × 团队诚信。Bucket Protocol的代码或许经过审计,但其团队诚信在当前证据下趋近于零。任何数乘以零,结果都为零。

  • 对于$BUT代币: 投资$BUT无异于投资一个声誉破产的匿名团队,是典型的价值陷阱。
  • 对于协议参与: 存在风险更低、团队更透明的替代品。对于高风险偏好者,也必须认识到其中无法量化的团队作恶尾部风险。

结论: 除非团队能以极大的诚意和透明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,否则该项目应被视为高风险、不宜投资的标的。